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

学科评估指标误置下的艺术学科发展难题

学科评估指标误置下的艺术学科发展难题


杨扬

上海戏剧学院


学科评估是有关部门对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状况的一项检查,评估的结果对今天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有着实际影响。所以,各大学都对评估予以高度重视。但评估活动也带来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怎么防止一刀切产生的副作用。


评估指标体系下的人文学科建设

在一个评估指标体系的引导下,一些具有自身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的院校,会不会为了追求评估指标数据,而削弱乃至放弃了自己的特色?我们看到一些理工科院校和综合学科院校,在评估过程中,相对而言,对接指标比较顺当,排名情况也接近行业内专业人士心目中的序列。但对于一些人文学科色彩比较浓烈的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对于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排名情况,就不太愿意接受。对于一些刚性的指标体系,譬如论文和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因子,以及诸如各种人才的头衔和获奖情况等,人文学科学者可能在认同上差异比较大。在现当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学者,什么头衔也没有,甚至论文等学术成果遭遇冷落,但若干年后,学术界最终接受并予以高度评价。而一些当时轰轰烈烈的人文学术成果,放上一段时间来观察,未必真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和价值。这些都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当代人文学术领域的事情,其教训值得总结。所以,相对于理工科的评估指标体系而言,人文学术的评价要复杂一些,不是那么立竿见影,不是那么实用有效。哲学上常常讲“无用之用”,美学理论中有“非功利”说,体现的都是一种柔性的、非指标体系所能够显示的内在价值追求。这些价值指标和学术追求如何在学科评估中得到尊重,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今天在很多考核场合都会见到一些被考核的人文学者,勉为其难地列数自己的诸多成就和社会影响。这些做法很难说是学者自己愿意来炫耀的,但考核评估中似乎非如此张扬自己不可,要不就不够格,就不可能引起考核专家的高度重视。所以,对于一些人文学术项目的评估,从专家的角度会比较关注其新意所在,包括材料、方法的运用,以及在专业领域的评价等。但现在的一些考核指标中,常常会有领导批示等评价指标。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指标,的确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有其显示度和实际的功效性,但不能因此就认定这一套完全有效,没有瑕疵,不需修正,不思改进。

有时我们需要检讨在评估中衰落下去的那些名校的强势学科,也要反省那些学科评估中高居榜首的、所谓一流学校一流学科。我们在政治生态、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上,这些年逐渐淡化急功近利的考核标准,而注重和强化和谐共生的学科建设理念呢?学科建设在当前条件下,大都还是在国家行政框架的规划之下进行资源配置。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今天中国高校有非常抢眼的扩容和强体,但这种进展,在一些学科建设领域,是国家的强制行为,很多学科间的竞争,投入是不平等的。当然,国家扶持的一些学科建设,未必是给了钱就解决了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增加评估加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但具体要看最后评估出来的情况。


艺术学科中的评估指标问题

目前这些评估中,艺术院校的问题比较大。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可能比综合类院校更加复杂。从目前学科评估的艺术院校的排名情况来看,艺术学科排名占据前2%的一些院校,尽管排名前列,但从根本上讲,很少甚至从来就没有在行业中培养过各种优秀的艺术人才。其之所以能跻身前列,可能就是依靠综合大学的优势以及巨大的学校体量,大量发表学术论文。在学科评估中,论文发表作为艺术院校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已普遍受到重视,类似于表演、音乐演奏和传统戏剧等专业学科,改变了原来单一注重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在写论文和发表论文上下功夫,增加国家课题的申请等。但这种纠偏应该有一个度的限制,否则,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艺术院校办学特色的减弱。以表演艺术为例,像京昆艺术、舞蹈艺术等,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技能训练上。而且,表演艺术中的很多门类,教师和学生的成果展示是在舞台表演中。你不可能强制要求一个芭蕾舞演员或京昆演员,每年交出几篇C刊论文,也不可能要求这些演员在学位程度上,都达到博士研究生的程度。对于一些综合性院校的艺术学科教师而言,发表论文、申请课题和获得博士学位,基本上是门槛线,与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师的要求,没什么两样,但对于一些专业性的艺术院校而言,真正要实现这些所谓的门槛线,却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其原因就在于艺术表演的训练和培养,有自己的时间周期和规律。一个芭蕾舞演员,最好的年龄时段,可能在30岁前后,如果按照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等这些青年教师拿到博士学位时,基本上跳不动了。同样的情况,在京昆艺术专业领域也存在。一些京昆青年教师在学历一栏中,博士学位基本上是空缺,很少有一线的青年教师既是艺术学博士,又是当红的表演艺术家。所以,在艺术院校表演专业一线的青年教师中,专业做得好的,不乏其人,但在学科评估中,他们的显示度可能远远不及一个一般院校普通教师的显示度。因为艺术院校的这些青年教师,大量时间是在技能训练和演出呈现上,至于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头衔,跟他们基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

或许对于艺术院校那些青年教师和艺术家个体而言,不会太在意学科评估价值指标,但对于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而言,目前多项考核指标的严重不切实际,不仅体现出评估体系的刚性缺陷,也影响到国家对艺术院校的投入和扶持。像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等中国顶级的表演类艺术院校,在学科建设上似乎都遭遇到某种共同的瓶颈,在一个与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院校共同享用的评估系统平台上,艺术院校不仅没有光彩照人,获得高度重视,相反,它们普遍陷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明确地说,这些艺术院校在自己最强势的戏剧影视学学科评估上,没有哪一家进入一流行列。这样的评估结果,似乎与中国艺术院校的现状之间,有某种程度的错位。如果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照此来规划中国艺术院校的学科布局和经费投入,一定会影响到中国艺术院校向世界一流艺术院校水准迈进的步伐和节奏。因为这些院校的最强学科专业都没有进入中国最好的艺术院校的学科行列,那么,国家是不是要重新考虑规划艺术院校的相关学科和经费投入?真实的情况是,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迄今为止依然是戏剧影视领域中国最顶尖的高等院校,在世界上都享有崇高的声誉。所以,某种评价指标的误置会导致国家教育决策的误判,进而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进程。


仰望星空的价值理想追求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新的形势研判和教育目标的实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国高校的学科建设有了不同以往的强烈期待和迫切要求。如何将时代精神和价值目标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上体现出来,这是目前各高校都在探索之中的工作。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问题,还有教育自身的规律和适应性要求。如何兼顾国家政策调整和教育事业的内在需求,从中寻求到某种真正有效的平衡点,这是各级教委和高等院校都在努力探讨的新问题。例如,目前各教委和院校都在推行的“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工作。一般而言,“思政学科”讲得比较多,落实指标也比较明确,要求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配备专职教师,开设课程名称和课时要求。但“学科思政”因为是所有学科全覆盖,理解上和执行上就有所不同。大多数的院校都是从全国教育大会提到的教育首要任务和根本任务出发,将自觉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为“学科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考核标准。首先就是对教师队伍提出要求,第一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中有没有将师德师风问题写入,如果没有,在考核中就会体现出来。其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中,原来比较多地注重项目和论文发表,而当下增加了青年教师的政治学习培训,接受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等环节。有的学校是将此作为教师上岗培训的必修课,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就不能上岗上课。可以说,这些新措施已经在全国高校中铺开,而这些考评指标和建设内容,在前些年的学科评估指标中,是没有的。2018年年底,上海市教委对所属各大学进行分类考核的反馈意见中,列出了党的全面领导、师德师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相关考核指标,凸显了与全国教育大会相关内容的对接。只是目前的考核指标还是比较侧重制度建设和管理办法的新规范,具体地说,就是考核各院校有没有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有没有管理细则,有没有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有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课程开设和课时安排有没有落实等。与以往学科评估侧重学术论文发表、课题项目申报和各种学术称号人员的占比相比较,目前各地教委出台的考核指标中,并没有放松原有的类似论文、课题、学者头衔等因素的所占比,与此同时,增加了师德师风等新指标内容。当前条件下,管理的权威性基本上在各高校是竖立起来了,学科管理越来越严,但促进学科发展的有效性,发挥第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开创性问题,似乎慢慢凸显出来。把教师管理得规规矩矩,把学科人员编制和经费管得很死,那么创造性的工作如何获取支持,这是一个新的突出的问题,而且是中国式的高等教育问题。对于人文学术研究者,包括艺术院校的研究者在人才培养上遇到的挑战,不能不让我们想起人文教育所强调的仰望星空的价值理想追求。这种价值理想追求的培养是人文学科和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看起来很虚很缥缈,但的确是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精神气质和理想追求。目前,学科建设强调严格管理,强调规章制度的执行,还是容易做到,在历史上也曾经有可以比照的经验,但开拓性的、创造性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目标的设置和学科培育的成功经验,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看学科建设的成效,不能仅仅瞄准那些容易在数据表格上统计出来的东西,还应该深入体会那些无法用数字统计,而只有靠心灵体会和情感体验才能够获得的深度内容。当今中国高校建设中,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建设速度和办学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快的,但在人文学术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的扩容和办学的提升上,还没有像前者那样获得重视。像北京、上海两地的艺术院校,与欧美的特大城市的艺术院校的分布和数量相比,中国的艺术教育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此看来,所谓学科建设还是有很多事要做,也值得大家去努力。



(原文载于《探索与争鸣》二〇一九年 第四期)


[返回]